第三方介入城市管理测评的创新服务模式——寻解导向服务模式

进入21世纪,我国处于经济快速增长期,外来务工人口不断涌向城市,城市化效应正不断扩大,随之而来的就是各种城市规划与居民、生态环境不协调的城市管理问题。政府为治理城市的各种生态、建设、居民参与、精神与物质相协调等问题,根据城市特点制定“美城行动”城市管理、农村生态整治方案、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方案、爱国卫生运动实施方案等切实有效的实施标准与方法,以改善城市环境、管理、成长等问题,与此同时,还把相关部门的绩效考核与各项城市治理工作挂钩。
为保证各项政策方案开展、检验成效、监督整改等方面工作的落实,政府组织执行各项验收标准和考核办法,但是“官评官”模式[[]]很难保证评估过程的公正性和客观性,也很难让老百姓认可和满意。此时,为推动各项政策和方案的高质量发展,政府通过项目外包的形式,引入第三方测评,促进党政部门单位检视工作的成效,监督问题整改情况,以最大的限度保证各项政策任务落实到位,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效力。
第三方作为独立的测评机构,能够以公正客观的角度,评价政策任务落实情况,指出测评体系价值目标不明确、指标体系不合理、责任部门分工不细致等问题,通过整改,改善城市环境,促进党政部门工作效力和合力的提高。睿星智慧在城市管理测评与政府绩效考核评估项目中,以“优化效能”为使命,根据政策、政府实施方案、区域特性与分布、现有资料文献参考等因素,采用内容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建立环境评估指标、居民满意度、参与度和认可度、城市精神文明管理现状测评等综合评价体系,作为评价政府管理质量的重要依据,并提高政府部门执政效能。但在实际测评工作中,发现存在指标对新城区和旧城区要求难以统一,居民意识薄弱。
在2020年下半年全国创建文明城市测评过程中,环境问题和公共秩序作为城市管理的前提条件,应以对问题本身和与之相关的所有行为者间的相互依存关系的认识作为一切问题探讨和研究的出发点。在这一过程中,与之具有最大关联性的利益组织集团应积极参与并给予协助以达到各方都能满意的效果。所以,城市管理应以一种具有建设性的方式对依存性加以灵活的运用,而通过城市管理问题的解决和相关工作,促进各责任单位部门相互合作、相互成长,进一步合理化设置组织架构,梳理问题的形成和责任的落实,已到达真正的“寻解导向”(既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指导成长的方向)。
寻解导向服务模式原则上,是为了追求特定的目标而临时组织并进行的一种集体行为,为了进一步促进各责任单位之间、购买方与第三方测评机构之间的合作,需要启动运行型的组织结构,在组织合作结构的内部应把城市管理和治理问题定义为社会发展的根源性问题,并达成共识。
在此基础上,为了解决环境问题所指定的相关政策路线,通过具有相互作用和交流沟通机制的组织化过程来体现其缜密性的规划特征。在对规划路线进行缜密性开发的过程中,不能将全部的焦点都放在目标达成上。应将最终目标与参与这一过程的相关利益当事者的成长开发机会以及因此而付出的创造性努力衔接起来。在以上这些过程中本身也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随着社会客观条件的变化,帮助对组织结构和过程内容进行不断的优化调整。